第1113章 这片天空下最璀璨的那颗星(4000/8000)

“老婆,我成功了。”叶山亮挂断电话后,朝着卧室里大声喊。

他老婆嚷嚷:“我又没耳聋,你大白天的说话能不能小点声。”

“哦,我面试成功了,刚才雪萌食品厂的人让我下周一去报到。”叶山亮的声音立马降了几个分贝。

他老婆突然出现在门口,很着急的问他:“你刚才说啥?你能不能大点声,别和蚊子哼哼一样行吧?”

叶山亮:“……”

他觉得真难。

但是他不计较,也明白他老婆为什么会这样,笑着给她说:“我下周一就要去雪萌食品厂上班了,到时候我住在工厂宿舍里,家里还得辛苦你一点,看着俩孩子。”

“就是你说的那个给你1万块钱工资的工厂?”他老婆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看到叶山亮点头后,他老婆疯了一样跑过来抱着他,那种感情的宣泄让人觉得心痛。

前几天她老公面试成功后,她打电话说过,她很是高兴了一番。

但是等她老公回来详细询问过后,得知还要等体检合格才能入职,体检不合格可能就丧失这次机会了。

她这几天等待的日子里也跟着患得患失起来,叶山亮并没有坐以待毙,期间他还出门去其他公司面试过,以防万一,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他心里很明白,他们就是个普通家庭,经不起几次折腾。

这会儿总算得到雪萌食品厂要求他入职的确切消息,他们两口子悬着的心都放下了。

……

5月29号周一。

明天又是端午节。

雪萌食品厂前段时间集中招聘的一批员工,今天又集中办理入职手续。

这一批人比较多,各个岗位的人都有。

全部算上的话,一共有63个人。

可这只是开始,二厂的招聘工作还在继续。

按照计划,要招满需求的人员,至少在400人以上。

人力资源部负责这些员工的基础培训,质量部和安全行政部负责给他们讲公司的质量原则和针对安全方面的要求。

不过和以往相比,这一次的新员工培训临时加了一项。

这一项是曹书杰和新员工面对面,他想给这些新入职的员工说一说雪萌食品厂的情况。

前几个流程完事后,时间还很充裕,人力资源部专职负责新员工入职培训的专员王璐给老板助理何瑞佳打通电话,告诉她接下来轮到老板和新员工的面对面沟通环节,王璐是让何瑞佳帮忙给曹书杰转达一声。

何瑞佳也知道这个安排,她没敢耽搁,赶紧给曹书杰说了一声,曹书杰收到消息后也没磨叽,很快来到一楼的大培训室,63个待入职的新员工都在这里等着。

推门而入,看到这63张新面孔,曹书杰脸上露出暖心的笑容。

短暂的自我介绍后,曹书杰并没有说过多的废话,而是直接进入主题。

“欢迎大家加入雪萌食品厂,我是雪萌食品厂的创始人曹书杰。”

“雪萌食品厂从创立到现在,已经4周岁了,它还很年轻,正是最有活力,最有激情的发展阶段。”

“就像在坐的各位一样,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和大家将一起携手、拼搏进取。”

说到这里,曹书杰停顿了片刻,她接过王璐递给他的娃哈哈瓶装矿泉水,喝了两口后,继续说道:“刚才进来的时候,我就感受到咱们63个新加入的兄弟姐妹身上那种朝气蓬勃的激情,不管你们是二三十岁也好,或者四十岁也好,或者年龄更大,我想告诉大家,这只是你们的生理年龄,但并不代表你们的精神也和你们的生理年龄一样。”

“今天我特意来到这里和大家见一面,我个人是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够和雪萌食品厂一样,永远保持着年轻,朝气,激情、活力。”

“这一次招聘,我听人力资源部王志峰经理给我说到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曹书杰脸上自然而然的浮现出一抹哀伤,他的目光在现场这63张新员工的面孔上一一扫过。

有很多人不敢喝曹书杰对视,都把头低下去了。

但也有人一直抬头看着曹书杰,好像心里还有一丝傲气。

就在大家疑惑曹书杰要给他们说什么时,又听曹书杰接着说道:“王经理告诉我,咱们这一批新入职的员工有很多人的年龄普遍超过35岁。”

“我心想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咱们国家规定,最早也得60岁才能退休,这不就说明咱们活到60岁,还能再干活。”

“可王经理给我说这个年龄段的兄弟姐妹在其他工厂都属于不被接受的人群,是一道招聘人默许的门槛。”

说起这个,曹书杰突然就笑了。

他的笑声很大,好像肆无忌惮的嘲讽一样。

大培训室内有很多年龄在35周岁以上的人听到曹书杰说起这件事时,他们都下意识的低下头。

他们以为老板曹书杰对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有看法,以为曹书杰会认为他们都到这个年龄还没有取得一定的成功,还在为了寻找一份户口养家的工作而到处奔波,他们以为曹书杰会看不起他们。

可是他们认为的这些事情都没有发生,曹书杰叹了口气:“各位,我很理解你们的心情,实不相瞒,我今年也已经34周岁了,如果不是7年前我从京城回来后,很幸运的通过我的努力拥有了现在的一切,或许我会和你们一样,面临职场因为年龄进入即将被淘汰的尴尬局面。”

那些在这个年龄段之上的人,又把头往下低了低,其中也包括今天过来办理入职手续的叶山亮。

他们觉得曹书杰说的这些话太刺耳,太难听,也让他们心里觉得很难受。

他们也想像那些肆无忌惮的年轻人一样站起来反驳曹书杰,可是他们又没有那个勇气。

可曹书杰接下来所说的一番话,又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久违的感动。

“但是我想告诉你们,如果外边那些工厂、那些所谓的公司觉得你们年满35周岁了,因为这个所谓的默许的年龄门槛不要你们,那么我想告诉你们,这是那些公司的愚蠢,是那些公司老板的悲哀和不成熟,和他们所谓的狗屁设置的年龄门槛相比,我认为你们的经验和技术是远远超越你们生理年龄的无价之宝。”

“雪萌食品厂从来不会去卡员工的年龄段,只要你个人的能力和工厂的发展匹配,我们就会留下你。”

“就像这一次办理入职的兄弟姐妹中就有26个年满35周岁以上的人,占咱们这一批所有入职人员的41%,公司的政策放在这里,你们有什么好担心的?”

“还有一点,我也敢向你们保证,公司给你们的薪水绝对是其他公司给不到的,我们为什么给你这么高的工资?这就是因为公司对你的个人能力的认可,公司认为你们可以,兄弟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当你正式进入雪萌食品厂后,我希望你们所有人都能够屏蔽掉以前的不开心,能够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来迎接你接下来的挑战,我希望你们在这里好好工作,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希望你们如果在雪萌食品厂受了委屈,千万不要藏在心里,觉得公司对你会不会有意见?千万不要去胡乱猜测,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你的上级领导,找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王志峰,或者直接来找我聊一聊,但是一定不要做出让自己的亲人后悔的事情。”

在曹书杰说完后,台下26个年龄在35周岁以上的中年人都抬起头来看着前边那个和他们差不多年龄的人,也是公司的老板,他们心里情绪翻涌,说不清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但是曹书杰这番话让他们重新认识了自己。

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懊恼自己的年龄到了这个门槛,却没想到曹书杰对他们寄予厚望。

哪怕现场有人觉得这是曹书杰的话术,是他给他们洗脑,但是很多人心里在想我宁愿被洗脑。

“在我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有这么一家公司没有嫌弃我的年龄,反而以高薪认可我的能力和经验,且义无反顾地留下并中用我。”

坐在底下人群中的叶山亮看着讲完话后还叮嘱他们中午一定要好好品尝一下雪萌食品厂午餐的曹书杰,看着他那张年轻的有些过分的面孔,心里想着原来他只比我小三岁额容易,可他的成功却是我这一辈子都追不上的啊。

曹书杰讲完话后,便离开了大培训室。

王璐继续站在讲台上顺着曹书杰刚才所说的话,给现场的这些人做培训,告诉他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

曹书杰离开大培训室,回到三楼自己的办公室里,想到刚才给那些新员工讲的话题,其实他想说因为年龄而拒绝一个人入职,这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是一种倒退。

但是曹书杰管不过来,他只能在这方面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雪萌食品厂,像这次一样专门招聘一些大龄青年。

在曹书杰看来,这些人因为有家要养,他们身上背负着很重的责任,他们同样也有更强的责任心,相比较那些任性到说走就走的年轻人,这些人反而更能够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工作。

或许从某个方面讲,他们也比那些年轻人更需要这样的一份工作。

为何不给他们一个机会?

雪萌食品厂不单这一批要招一批大龄青年,下一批同样还会招。

毕竟雪萌食品厂并不是什么高科技企业,对学历和员工高技能的需求也不高,他不会拒绝这样一批人加入。

后边的时间,曹书杰时不时的还会关注一下招聘的工作进展,同时也一直在关注二厂那边其他几个项目的建设进度。

尤其是实验室的建设进度。

眼看着实验室即将竣工,曹书杰也开始考虑这一块招聘人才的事情。

和工厂生产环节那边招聘人不一样,曹书杰知道这个项目真的需要一批真正的人才。

其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他们通过专业的知识去分析、研究、去合成新产品。

曹书杰给王志峰打电话,让他来自己办公室一趟。

等着王志峰过来后,曹书杰给王志峰说了在建设中的实验室的功用,同时也给王志峰说了这个实验是在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以及研究的方向。

这些事情在之前从来没透露出去过,王志峰也是第1次听到,正因为这样王志峰觉得相当震惊。

他没想到老板一直以来竟然还藏着这样的想法,而且根据老板的描述,这种营养液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缩短植物生长周期。

在王志峰有限的农业认知看来,这个营养液从根本上改变了植物的基因。

他接着又想到老板果园里那些水果的口感明显高于市面上普通水果的口感,而且他没记错的话,老板果园里那些水果的生长周期相比较同类农副产品的生长周期明显要短。

在这之前,王志峰一直以为是老板有特殊的管理方法,就好像大棚乱了果蔬四季一样,可此刻老板让他亲自负责接下来针对实验室的人员招聘时,王志峰这才明白原来老板是通过培育出这种特殊作用的营养液实现对农作物的管理工作。

他接着又想到一点,曹书杰在这个时候公开招聘一批科研人员研究营养液,这摆明了接下来会卖这种产品。

一时之间,王志峰突然感觉雪萌食品厂好像正在向一个更伟大的公司前进。

他有些容纳不了瞬间接入脑海的信息。

接着又详细咨询曹书杰具体需要哪方面的人才,曹书杰对每一个人才的需求都给王志峰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很显然,对于整体组织架构的组成和接下来的研究方向,曹书杰心里如明镜一样。

王志峰也没有怀疑老板的这个项目会不会夭折或者无极而终。

恰恰相反,他感觉当这个项目向外公布的时候,它一定是这片天空下最璀璨的那颗星。

可王志峰同样也意识到这种产品,它的问世肯定面临着很多问题吧?(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