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我真是爱死殿下的魄力了!

温室殿。

“苏文和一条狗一同被太子用药迷的不省人事,如今正在博望苑瘫着?”

听了谒者的禀报,刘彻只觉得有些荒诞。

他此前虽命苏文带领一干谒者在博望苑待命,但并不代表自己就不关注这件事了。

毕竟这场手术一旦失败,刘闳这个儿子没保住不说,传出去刘据也将背负弑弟之名,这对他来说其实是双输的局面。

因此他还是命苏文每两个时辰就派一名谒者进宫汇报情况,尽可能确保事情的发展仍旧在自己的掌控之内,就算是双输也必须让自己输个明明白白,如此事后起码还知道应该如何去替刘据擦屁股。

至于刘闳……恐怕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刘彻情愿相信刘据不是在害他,而是在尽力救他。

不过刘据应该并不知道,刘彻的这份信任不是因为刘据那日犯浑之后说的话,也不是因为刘闳自己做出了选择,而是因为“天禄箱”。

他早已知道“天禄箱”并非刘闳所为。

依照刘闳的说法,当初刘据将“天禄箱”送给他,是因为当时担心自己朝不保夕,让他去争夺太子之位以保全自己。

可后来刘据被他破格允许辅政,这一年多来又屡次置身险境,有许多次都可以利用此事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或是用于自救,他却还是从未提起过此事,外界也没有传出过一丝风声,这在刘彻看来至少可以说明一件事:

要么,是刘闳这个二弟对刘据还有大用。

要么,是刘据就算在带坏刘闳,那也有真心实意,绝不仅仅是利用。

因此现在刘据同样是这個世界上最不希望刘闳早夭的人之一,刘据应该比他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回陛下的话,确是如此。”

谒者躬身答道,

“微臣虽未亲眼所见,但听有人说,太子殿下只是用一块布沾了些东西捂住苏侍郎的口鼻,仅过了两息的功夫,苏侍郎便已不省人事,如何叫都叫不醒……那条与苏侍郎一同被迷晕的狗亦是如此。”

“天下竟有如此奇物?”

刘彻目光微变,这功效已经超出了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不过却也并未在这名谒者面前表现的太过明显,只是接着问道:

“除此之外,太子可还做了其他的事情?”

“殿下同时命人去了一趟龙頟候府,与龙頟候府的女公子韩凌将府上的胡蒜一扫而空,随后全部送去了逐慕苑。”

谒者继续道,

“另外,殿下还与女医义妁一同解剖了此前送去的尸首,不过殿下似乎有些不适,解剖过后在门口呕吐了许久,吐完了还坚持继续。”

“嗯……”

刘彻微微颔首,心中的忧虑略有缓解。

呵呵呵呵,这个逆子,你也有今天?

此前你不是口口声声拒绝这门婚事么,如今怎又与那韩凌走得如此之近?

哼,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朕就知道,朕为你选的婚事怎会有错,回头朕一定好好问问你,看你如何解释!

不过通过这些信息,刘彻就算依旧不明白刘据所行之事的目的,也看的出刘据并非只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在为刘闳的“开刀”之事忙前忙后,自然也就选择了继续静观其变,情愿与他一同承担后果。

如此沉吟片刻。

刘彻又看向那名谒者,开口道:

“东方裕,你父自因醉酒在宣室前殿小解被朕贬黜为庶人之后,近况如何?”

“……”

谒者闻言脸上顿时一阵尴尬,面色红了又白,白里透红。

这么丢人的事也就他那个不成器的亲爹东方朔做得出来,搞得他这个儿子在一众谒者同僚面前都长久抬不起头来,简直不当人父。

不过刘彻亲自问话,他自然不敢不答,只得将头垂的更低,道:

“回禀陛下,家父被陛下贬黜之后时常后悔,逢人便说他这是被酒色掏空了身体,才会做错出如此荒唐的事来。”

“那么他可有为此做出改变?”

刘彻又问。

“家父说他决定戒酒。”东方裕道。

“色呢?”刘彻一愣。

“微臣斗胆恳请陛下下诏斥责家父!”

东方裕忽然跪了下来,言辞恳切的求道,

“不敢隐瞒陛下,微臣最近两年已经陆续有过五个继母,家父甚至还把微臣的俸禄也强收了去,用于补贴这些继母的开销,微臣也是有家有室的,可如今家中已是家徒四壁,家中儿女数月都吃不上一回肉……”

“库……库库!”

听到这话,刘彻也终于忍俊不禁,背过脸去连连摆手,

“去吧去吧,把你父召来,朕与他好好聊聊此事。”

“谢陛下隆恩!”

东方裕自是连连称谢,退出去的脚步都比平时快了许多。

待他出去之后,刘彻方才转过憋的有些扭曲的笑脸:

“这个滑稽的东方朔,总是能给朕带来一些惊喜,让朕在最紧张的时刻舒缓一下心情……”

“还不承认自己是俳优!”

……

用一种类似于自虐的方式帮义妁明确了阑尾的位置之后。

刘据便让她在其他尸首上尝试,以确保找准位置,给刘闳开刀的时候尽可能保证只开最小的伤口。

才做完这些,郭振就很合时宜的回来了。

与郭振一同回来的,还有韩家的女公子,也就是刘据的准未婚妻,韩凌。

“如何?”

刘据没工夫与韩凌客气,见到二人便直接问道。

“我家也只有二百来斤胡蒜,如今已一头不剩,全部命人送去了逐慕苑。”

韩凌也未与刘据客气,只是忽闪着那双黑曜石般的眸子道,

“不过殿下不必忧心,我已经托付家父去找送来胡蒜的军中老友了。”

“他那老友在长安亦有不少熟人,既然送了我家胡蒜,肯定也送了旁人,只要家父与他那老友抹下脸来一家一家去讨回,肯定能再要出不少。”

你可真是个大孝女啊。

不过两百来斤也的确是不够,毕竟大汉的一斤只与后世的半斤相当,再折合成公斤,大概就只有五十公斤左右,是很有必要再去“讨要”一些。

于是刘据对韩凌投去赞赏的目光,点头道:

“那就只好有劳龙頟候了。”

“殿下不必心有负累,家父既是殿下的下官,又是殿下的未来岳丈,去办些事也是应该的,殿下只需将这些事记在我头上就行了……”

韩凌嫣然一笑,说到此处俏脸却忽然红了起来,垂下脑袋娇滴滴的道,

“……毕竟殿下不是说了么,我可是殿下的福星。”

“?”

刘据侧目瞪了郭振一眼。

这话绝对是郭振告诉她的,在这前面还有一句“我真是爱死这个韩凌了……”

如果韩凌知道了这句话的话,前面那句八成也已经知道了。

“……”

郭振见状心头一虚,也连忙低下头避开了刘据的目光。

算了算了。

刘据现在实在没工夫计较此事,何况这门婚事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推掉。

再加上韩凌的姿貌的确过人,人又聪明,在这件事中也的确起到了“福星”的作用。

刘据说对她没有好感那绝对是骗人的,如此说不定还能因此促进婚后感情,想来貌似也没什么好计较的。

心中想着这些,刘据便暂时跳过了此事:

“郭振,去召集些奴仆,再带上我书房里的那套蒸馏用的东西,随我即刻前往逐慕苑。”

大蒜素现在就可以先使用起来,术前口服对缓解刘闳体内的炎症亦有好处,手术的时候危险性也会低一些。

“诺。”

郭振如蒙大赦,连忙应下去办。

韩凌此刻却又嫣然一笑,有些八卦的问道:

“殿下,我方才来时就一直在想,齐王不是应该已经被伱想办法医好,陛下才回解除了你的禁足,将义妁放出来么?”

“可殿下如今又往逐慕苑送胡蒜,又火急火燎的亲自前往,该不会是……齐王并未医好,反倒变得愈发危急,而殿下为了救义妁,就用齐王的病情要挟陛下,或是在陛下面前许下了什么承诺。”

“以至于……如今殿下和义妁,还有齐王的病情,已经绑在一起了吧?”

仅凭这点细节就能猜到这一步,就连刘据也不得不承认,韩凌的实在是太聪慧了,至少在同龄人中已经堪称妖孽:

“差不多吧,你现在应该庆幸我们的婚事还没办成……”

“恰恰相反,我真是爱死殿下的魄力了!”

韩凌却忽然激动起来,黑曜石般的眸子里甚至泛着星星,

“家父与两个兄长若是有殿下一半的魄力,韩府又怎会始终如同一滩发臭的死水,我又何须时常鞭策他们?”

“我早就告诉过他们,在官场上无论是谁都一定会遇上进退两难的时候。”

“此时往往进是对的,退也是对的,只要认定了目标奋力去做就都是对的,唯有踌躇不前反倒会将自己活活累死,韩家也永远难成气候。”

“可惜家父与我那两个兄长一脉相承,有时真是急死个人了,教人忍不住想替韩家的先祖教训他们。”

“这下真是太好了,待我与殿下完婚,只要我们夫妇二人齐心协力,定可给家父和两个兄长一些动力,也教他们知道什么叫做魄力!”

“……”

听了这话,刘据不由想起了韩说在历史上的死因。

如果韩说那时能够拿出魄力,而不是踌躇不前。

不论是受假诏直接助刘据拿下江充,亦或是直接以矫制之罪诛杀传假诏的使者,应该都不会死的那么冤,甚至有可能彻底改变巫蛊之祸的结局……

“言之有理啊……”

刘据看向韩凌。

他并不知道韩凌在历史上的走向,因为史书中根本就没有提到这个姑娘。

但这第三次见面,韩凌的确又给他带来了一个新的思路,就好像天生是自己的福星一般。

或许仅是这门婚事,便已经在悄然改变巫蛊之祸的结局了……

那么接下来的手术……哪怕是玄学,也最好将这姑娘带在身边,说不定还能进一步提升手术的成功率!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