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阿司匹林”

当然,卡宾达铁路的建设虽然困难,但对东非而言并不是不可能完成,因为修建黑森铁路时积累了巨量经验,所以这条跨越刚果河的热带雨林铁路,可行性相当高。

唯一的缺憾是卡宾达没有直达罗安达的铁路,西部沿海铁路的起点正好就是卡宾达对岸的索约镇,也就是刚果河口南岸,切断了卡宾达和南部安哥拉城市的直接联系。

不过当前,卡宾达市可没有罗安达市那样的底气,能争取到金沙萨铁路延伸到卡宾达市就算“烧高香”了。

当然,卡宾达市政府的这种想法也没有问题,可一但卡宾达市的石油资源得到开发后,那时卡宾达完全有能力晋升为东非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毕竟卡宾达一地的石油资源就相当于前世远东帝国全国石油资源一半左右,加上海港城市这些区位条件,以及政策上的倾斜,其重要程度对东非而言,远在罗安达之上。

……

随着“三部”建设,带动的是东非全国资源向这三个地区转移,当然包括新的学校和医院。

不过当前这些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条件自然无法和中,东部相比,就拿卡宾达市举例。

卡宾达全市只有一家医院,而且整个医院只有七十多人,相当于一千多人里才有一名医生。buhe.org 非凡小说网

不过这也比西部的整体水平强的多,整个西部约三千人才有一名医生,卡宾达作为城市,所以已经算是情况比较好的,而且卡宾达城市级别高才能如此,如果是其他落后城镇只能更低。

“罗浮先生,今天又送来两个患者。”

今天市医院送来了两名患者,无一例外都是黑人,从这一点来看东非的黑人劳工貌似待遇不错,毕竟医疗作为稀缺资源,还能用到黑人身上,在19世纪的大环境下,显然有些“浪费”了。

当然,东非不可能真的这么好心,无偿为其治病,除了其是东非重要的劳动力资源以外,这些土著患者还是重要的医学素材。

毕竟19世纪的医疗水平和医生素质,那是极其落后的,而想要提高医生素质就必须多临床试验。

显然,这個实验体不适合拿本国公民来充当,而黑人就不一样了,可以放心大胆的尝试药方和治疗手段,这也是东非医学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罗浮习以为常的看着自己的患者,倒是没有急着上手,而是让自己的学生先看看情况:“布朗斯,你先看看是什么情况,然后告诉我。”

一个稍显稚嫩的青年,在戴好手套后,说道:“是的,老师。”

他将来到两名黑人面前,开始观察和询问症状,在原葡萄牙人的统治下,这些黑人只会简单的葡萄牙语,或者一些指令性德语,显然无法回答他的专业性问题。

所以布朗斯只能通过对病患部分的分析来确认病症,他先是测量了体温,然后动手掰开黑人的嘴巴,观察舌苔的状况,然后是对病灶进行检查。

在观察了几分钟后,布朗斯有些不确定的说道:“老师,这个症状看起来应该是某种炎症,患者身体带着高温,伤口带有红肿的瘢痕,界限清晰……看情况拖延了很久,不过具体问题就不知晓了。”

罗浮点点头道:“这些都是基本的,应该是某种皮肤病,我倾向于是丹毒,毕竟之前的一些病人也有类似案例”

“《本草纲目》记载:‘柳叶…小儿丹毒。用柳叶一斤,加水一斗,煮取汁三升,洗患处。一天宜洗七、八次…’所以柳叶中肯定含有某种化学成分,这说明在远东帝国古代就有很好的疗效,不然不可能被详细记录,当然,具体还要看是否对症,不过我们这里没有柳叶,所以可以先开些消炎药。”

对于《本草》这本书,布朗斯自然十分熟悉,这是必学书籍之一,东非中医协会编制的东非药典中就有。

东非药典是东非中医协会根据世界各国医疗巨著,药方,加上东非本土特有草药品种等内容编制而成的药品百科全书。

“丹毒也就是一种皮肤病,这种病症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是一种由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的病症,而柳叶中含有某种成分,对这种病毒或者细菌具有抑制作用,所以我们的重点就是找到这种病毒或者细菌,甚至可能是真菌的成分。”

“世界各国的医学都有可取之处,然而其中大成者只有中医,中医有丰富的数据支撑,对各种病症都有记载。”

“其他不说,光是我们东非收录的《本草纲目》就有十三个版本,甚至有王室收藏的孤本,和日本的两个版本,这说在《本草纲目》流传到今天,其内容变动很大,毕竟医学必须讲就严谨,丝毫的变动可能就造成严重的医学事故。”

“当然了,这种细微的调整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每个医者有各自的经验和学识,所以这种细微的变动很有可能是一种纠正和改良,我们也不能忽视。”罗浮对着自己的学生侃侃而谈道。

“当然,我这么说是希望你未来能从古老典籍中汲取知识,这些知识终究是宝贵的财富,就比如刚才我提到的柳叶对丹毒的抑制作用,目前据说国家医疗实验室就在提取其成分,实际上古埃及也有类似的治疗案例,所以汲取百家之长是我们医学不断进步的重要过程之一。”

罗浮所说的国家医疗实验室,实际上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功,毕竟中医记载的医学案例和治疗方案多如牛毛,东非只是在这基础上提取其中的药物化学成分。

这就相当于指明了研究方向,而不用向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在意外中取得突破。

而关于柳叶中成分的提取也有不小进展,可能大家不太了解,实际上柳树中具有抗炎镇痛效果的就是水杨酸,不过目前副作用太大,所以尚未推广,正在实验室继续改良。

前世关于水杨酸成分药品最出名的就是“阿司匹林”,由德国的霍夫曼研究而成,而且霍夫曼研究的时间基本上和东非几乎在同一时间。

当然,东非中医协会肯定不知道霍夫曼此人存在,其科研项目完全是在远东帝国医学古籍中找到的方向,当然,想要将古籍中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肯定少不了化学基础。

所以,东非医学正在积极招收各行各业的人才,或者说融合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的推动东非医学的发展。

这样一来,东非中医自然就更容易出成绩,光是远东帝国医学典籍中的知识,就足够他们钻研一辈子。

就像“水杨酸”的提取,先是中医典籍记载指明方向,东非的医生再想办法将这种成分通过现代手段提取出来,未来改良成功,那就有可能成为“阿司匹林”这样的有效药剂。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