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以民为本的国家政体

下午申时,崇政殿常例会议。</P>

屋外头夏日炎炎,鸟啼不止。屋子里清凉舒畅,浸人心脾。</P>

特别是赵祯让后厨给每位宰相都端了一碗清凉解暑的冰块酸梅子汤之后,大家就更加舒服。</P>

此刻赵祯端正坐在书桌后,放下手中的汤碗。</P>

旁边窗子打开了一条缝,一根柳树的枝桠伸了进来,绿叶轻摇,翠意盎然。</P>

正前方诸多宰相分左右座位而坐,屋正中间燃着名贵的香料——正是午后,诸多老宰相都有些困意,燃香能清神。</P>

“建立现代化国家体系?”</P>

赵祯看着赵骏写的劄子,把左手的碗放下,右手依旧拿着劄子,抬起头看向赵骏道:“大孙,是指像后世的国家那样吗?”</P>

“嗯。”</P>

赵骏点点头道:“规范国家制度,完善国家体系是应该做的事情。这样不仅能够标准化,规范化,同时也能给予底层上进的通道,让人人都有机会向上走。”</P>

赵祯好奇道:“具体说说?”</P>

“首先我们要明确现代化国家制度是什么概念。”</P>

赵骏说道:“相信大家应该有一个初步了解,后世国家政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君主制,一类是共和制。”</P>

他说道:“共和制相比大家也都懂,那就是非君主制国家。主要政体也分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等四大类。在这一点上我们只需要有所了解,没必要太过深入。”</P>

赵骏又环顾四周,笑道:“毕竟大宋现在是不可能出现共和制国家,可能几百年后出现,大宋会灭亡,出现一个共和国,但绝不是现在。”</P>

赵祯虽然明知道赵骏说得是对的,可还是叹息道:“难道.难道就不能让大宋长久地下去吗?”</P>

“很难啊。”</P>

赵骏摇摇头道:“我们肯定是要建立君主制的政体,但老哥你能保证每一任皇帝都是明君吗?一旦出一个昏君,结果是什么样子你也应该清楚。”</P>

“唉。”</P>

赵祯长叹了口气。</P>

下面宰相们则是低着头不敢吱声。</P>

这种话是他们该听的吗?</P>

也就是仁宗朝。</P>

要是换了一个稍微脾气不好的皇帝,那在场的人怕都得完球。</P>

“儿孙自有儿孙福,日本那边不也万世一系吗?只要保证生产力持续提升,国家整体环境趋于稳定。只要不是连续出好几个昏君,把国力折腾光,还是能够保证下去。”</P>

赵骏安慰道:“不过那肯定也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了,大不了最后像法国那样,被百姓推翻,让路易十六拿着海飞丝——摸不着头脑。”</P>

“瞧瞧你的话像话吗?这是安慰朕的话吗?”</P>

赵祯当时就差点尿了。</P>

他看过通辽耗子的视频,自然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P>

“没办法,这是事实。你对黎民百姓好,黎民百姓自然惦记你的好。你对百姓差,百姓肯定会推翻你。”</P>

赵骏双手一摊道:“不管是古代还是后世。一战二战前后被推翻的王国还少吗?即便是新时代了非洲那边还天天上演政变,想长治久安,除非咱们能长生不老,不然哪有长久稳定的政治。”</P>

“官家,汉龙的话确实是道理。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不就是为了大宋能够多延续几百年岁寿吗?这世上没有永恒的国家,也没有永恒的君王。”</P>

晏殊说了一句公道话:“唯有国家稳定,百姓生活安居乐业,才能够长久。因而仁政爱民,方是正道。”</P>

“好吧。”</P>

赵祯只好应了一声。</P>

他也算是比较懂道理和讲道理的皇帝了。</P>

毕竟这些话并不是假话,后世历史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P>

而且他看了很多历史,除了穿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的以外,南宋、明清的也看了不少。</P>

对于王朝更迭,帝国破灭,自然也有他的了解和思考。</P>

因此他也明白,赵骏和晏殊的话虽然不太好听,可这些话却是无法辩驳的至理。如果他真正关心王朝能否长寿,就应该接受和理解这些至理。</P>

赵骏就继续道:“共和制就不谈,那我们就再来谈谈君主制,相信你们也知道,主要分为君主专制,以及君主立宪制。”</P>

“我们现在的政体肯定是君主专制,目前属于是君主专制下的内阁体系,政制院担任的是帮助皇帝统领各部的职责,但这种体制其实并不长久。”</P>

他指着自己道:“因为大家能够互相信任的原因在于我的存在,打破了原来君臣之间互相不信任,互相猜忌的局面。一旦我死了,我们这一批人没了,下一代君臣能做到这么亲密无间吗?”</P>

众人互相看看,没有吱声。</P>

赵骏继续道:“到时候就又会回到以前的那种君主专制体系,然后皇权与政制院的相权再次发生碰撞,国内政治不稳定,出现一个明君还好,出现一个宋徽宗、宋高宗那种玩意儿的话,国家就有可能慢慢衰败,从而再次引发皇权更迭。”</P>

“所以我认为,大宋的政体应该从君主专制体系,慢慢转变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我们这一代人留下未来几百年的发展方向,平衡好皇权和相权,保留较大的皇权同时,也依旧维持住相权的治理体系。”</P>

“如此就算出现个昏君,他只是保留着对内阁成员的任免权力,而无实际治理国家的权力。之后再过几百年,过渡转变到君主立宪制,慢慢地将皇权交出去最好。”</P>

“不过现在做的话,步子迈得有点大,容易扯到蛋。因此现在依旧是内阁制下的君主专制,处于官家的绝对领导之下。”</P>

“但我们必须推行一定的民主,在基层上要有一定的自治能力。我认为农村可以建立农会,让百姓慢慢摆脱封建家长和宗族的束缚,不再是被压迫和奴役的对象,从而让他们可以有自己的选择。”</P>

“总结来说,我认为现在大宋的政体应该是一个半君主专制,半内阁体系。君主是国家元首,政制院知院是政府首脑。”</P>

“一步一步向公众主义进步的过程,君主和内阁只是批着一层专制的外衣,实际上我们真正的目标还是对黎民百姓负责,维持社会的稳定。”</P>

他环顾四周,声音坚定而又沉稳。</P>

有人问道:“为什么要向公众主义方向推进?公众主义又是什么?”</P>

“很简单,无论是君主制还是共和制,绝大多数,都是资本主义政治框架。其内容是资产阶级通过购买劳动力进行剥削。其主要特征是:普遍化垄断、全球化垄断和经济金融化。”</P>

赵骏解释道:“资本出现后,商业的垄断和压榨剥削就没有停止。比如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后,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关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P>

“然而,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商人拼命压榨工人,又大量囤积商品,造成物价疯涨,使法兰西经济困顿,工人百姓穷苦潦倒。”</P>

“为此又引发了第三次法国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建立了雅各宾派专政。”</P>

“而公众主义则是为公众利益着想的主义,不服务于某个皇帝,也不服务于某个阶级,只服务于这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的主体百姓。”</P>

“比如粮食,在资本主义下,粮价被操控,后世很多国家的粮食价格惨不忍睹。有些国家像巴西、阿根廷、乌克兰是世界着名的粮食产区,可本国农民产的粮食却被外国资本垄断,让国内粮价暴涨,百姓苦不堪言。”</P>

“比如电力,在资本主义下,电力也是商品。美帝德州一场大雪,电价暴涨数百倍,百姓完全没法用电,数百万人断电,而讽刺的是德州可是着名的能源产区,最不缺的就是电力、石油等资源。”</P>

“还有燃气石油等等,受到国外能源集团垄断下,一场俄乌冲突,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很多家庭根本用不起电、用不起燃气、用不起石油,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民众水深火热。”</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